当前位置:首页 > 活动 > 为印卡行业都在什么疯狂解密加密

为印卡行业都在什么疯狂解密加密

2025-10-06 09:44:24 [研究] 来源:数字财管

最近刷推特时总能看到各种KOL在安利各种加密支付卡,说实话这场景让我想起了当年信用卡大战时的盛况。从币安、Coinbase这些老牌交易所,到Onekey这样的钱包新贵,再到最近连Uniswap这样的DeFi项目都开始凑热闹——整个加密圈仿佛陷入了一场"发卡狂欢"。

出金焦虑遇上AI热潮:支付卡的春天来了

说实话,加密支付卡算不上什么新鲜玩意儿。记得2015年Coinbase就搞过比特币支付卡,但那时候就像个概念产品,根本掀不起什么浪花。但今年这波热潮来得特别猛,我觉得主要有两个关键因素在推动。

首先是老生常谈的出金问题。现在C2C出金成了主流模式,但这就像在刀尖上跳舞——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笔交易会不会因为涉嫌洗钱而"喜提"银行卡冻结。我有个朋友去年就因为这个损失了好几万,现在看到银行短信都条件反射地紧张。这种恐惧感让很多人开始寻找更安全的出路。

其次是ChatGPT等AI服务的爆发。想用GPT-4?抱歉,OpenAI不收国内信用卡。这个痛点直接让加密支付卡找到了突破口——它们大都是美国卡组织的预付费卡,完美适配各种国际订阅服务。我自己就用加密卡买了Midjourney会员,确实比找代购省心多了。

发卡的门槛被"技术中间商"打穿了

很多人可能会好奇:怎么现在谁都能发卡了?其实这背后藏着个"发卡即服务"的新模式。就像开网店不用自己建仓库一样,现在发加密卡也不用从零搭建支付系统。

以Coinbase的VISA卡为例,真正在幕后干活的是Marqeta这家技术提供商。类似的还有Alchemy Pay、Gnosis Pay等"支付基建商",它们就像乐高积木,让任何合规机构都能快速拼出一套发卡方案。

我采访过业内人士,他们说现在发卡流程简化到就像调用API——技术提供商搞定银行对接、清算系统这些脏活累活,发卡方只需要考虑怎么包装自己的品牌。这解释了为什么连Uniswap这样的DeFi项目都敢打支付卡的主意。

支付链上的"薅羊毛"经济学

大家都这么热衷发卡,说到底还是有利可图。但你可能想不到,这条支付链上每个环节的赚钱逻辑都不太一样。

交易所玩的是生态闭环:用支付卡带动自家代币使用,比如币安卡的BNB返现。这招确实高明——既提高了代币需求,又增加了用户粘性。我认识几个BNB持有者,现在刷卡都要精打细算攒积分。

技术提供商则是典型的SaaS模式,靠API调用和定制服务赚钱。听说某些平台的发卡接口调用费能到每笔交易0.5%,这放在海量交易场景下就是笔稳赚不赔的买卖。

最绝的是有些发卡机构——它们居然把用户充值的钱拿去投资美债!这简直就是传统银行利差业务的加密版。不得不说,金融创新的本质还真是万变不离其宗。

万亿市场的诱惑与隐忧

据行业报告预测,加密支付市场正在以18%的年增速膨胀,很快就能突破百亿美元规模。这么大的蛋糕,难怪各路玩家都想来分一块。

但现实从来都不简单。去年币安就曾因合作银行问题暂停过发卡服务,很多用户差点血本无归。监管风险更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——毕竟涉及跨境资金流动,哪天政策收紧也不是没可能。

话说回来,作为用户最关心的还是实际体验。下期我准备做个深度测评,把市面上主流的加密支付卡都扒一遍——从开卡门槛到隐藏费率,给大家一份真实的用卡指南。毕竟在这个充满诱惑的新市场里,保持清醒比盲目跟风重要得多。

(责任编辑:法规)

推荐文章
  • 莱特币减半背后的市场博弈:矿工在流泪,投机者在狂欢?

    莱特币减半背后的市场博弈:矿工在流泪,投机者在狂欢? 看着莱特币最近的价格走势,我不禁想起小时候看过的拔河比赛——多头和空头就像两支队伍你来我往,目前看来空头略占上风。上周那波从57美元支撑位的反弹确实漂亮,但65美元区域就像一道无形的墙,把买盘的热情挡在了门外。8月2日对莱特币来说是个大日子,第三次减半如约而至。当时我正在喝早咖啡,看着矿工们的奖励从12.5个LTC直接腰斩到6.25个,这场景让我想起了第一次减半时市场的疯狂。作为2011年就诞生的... ...[详细]
  • 加密市场风云:比特币ETF迎来曙光,SBF庭审大戏持续发酵

    加密市场风云:比特币ETF迎来曙光,SBF庭审大戏持续发酵 金融市场总是充满戏剧性,这不,最近加密圈又上演了一出出精彩大戏。比特币ETF:黎明前的黑暗Valkyrie这周更新了现货比特币ETF的备案资料,在加密圈掀起不小波澜。说实话,看着这些金融巨头们一个接一个地提交修订,我仿佛看到了2017年比特币期货上市前的场景。彭博的分析师们似乎也嗅到了什么,James Seyffart神秘兮兮地说"很多事情在幕后推进",这让我想起去年这个时候,大家都在讨论SEC会... ...[详细]
  • 莱特币或将迎来鲸涛骇浪:技术指标与巨鲸动向暗藏玄机

    莱特币或将迎来鲸涛骇浪:技术指标与巨鲸动向暗藏玄机 最近加密货币市场暗流涌动,而莱特币(LTC)的表现尤为引人注目。作为一名跟踪加密货币市场多年的观察者,我不得不说这波行情确实耐人寻味。自10月中旬以来,莱特币就像一支蓄势待发的火箭,价格已经悄悄爬升了近14%,目前徘徊在67美元附近。让我告诉你一个有趣的现象:在技术图表上,莱特币正在上演一出"三角旗之舞"。这种四小时级别的看涨形态就像是市场在憋着一口气,随时可能爆发。更让人兴奋的是,RSI指标出现... ...[详细]
  • 重磅消息:CoinList联手Karate Combat送福利,格斗游戏空投倒计时

    重磅消息:CoinList联手Karate Combat送福利,格斗游戏空投倒计时 说实话,在这个充斥着各种空中楼阁概念的加密世界,能找到一个真正"拳拳到肉"的落地项目实在太难得了。最近CoinList和Karate Combat的这次合作,就让我眼前一亮。作为一个见证了无数次空投的老玩家,不得不说这次活动确实有其独特之处。这不是普通的空投,而是真实世界的格斗盛宴Karate Combat可不是一般的体育赛事,他们把区块链技术玩出了新花样。想象一下,你不仅能观看热血沸腾的格斗比赛... ...[详细]
  • 智能合约语言之争:老牌Solidity与新锐Rust的终极对决

    智能合约语言之争:老牌Solidity与新锐Rust的终极对决 作为一名在区块链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开发者,我深知选择编程语言就像选择伴侣一样重要。每次开始新项目时,Solidity和Rust这两个名字总会让我陷入甜蜜的烦恼。今天,就让我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,带大家深入了解这场技术界的"华山论剑"。Solidity:智能合约领域的"老大哥"Solidity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管家,为以太坊生态兢兢业业服务了近十年。记得2017年我刚入行时,几乎所有智能合约项目都... ...[详细]
  • ARK代币暴涨35%的幕后故事:机遇还是泡沫?

    ARK代币暴涨35%的幕后故事:机遇还是泡沫? 最近加密货币圈被ARK代币刷屏了!这个被称为"区块链WordPress"的项目,在短短一天内价格飙涨35%,成交量暴涨386%,市值突破13亿美元大关。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区块链发展的观察者,我不禁要问:这到底是价值回归,还是又一个市场泡沫?为什么说ARK是区块链界的"魔术师"?记得我第一次接触ARK的时候,它给我的印象就像是一个技术魔术师。想象一下,在以往我们把每个区块链项目都看作孤岛,而ARK就像... ...[详细]
  • 10月25日行情分析:ETF消息又玩狼来了,稳健交易策略分享

    10月25日行情分析:ETF消息又玩狼来了,稳健交易策略分享 市场就像个喜怒无常的孩子,昨天以太坊的表现简直让人哭笑不得。一大早还兴致勃勃冲到1850美元,结果中午就开始耍小脾气,1800美元这道心理关口被反复试探。更戏剧性的是,晚盘时分居然又杀了个回马枪,冲到1855美元附近。就在多头们欢呼雀跃的时候,一则ETF消息直接把市场打回原形——凌晨时分暴跌至1756美元,这100美元的"过山车"行情,不知道又让多少追高的朋友彻夜难眠。昨日行情复盘说实话,昨天的行... ...[详细]
  • 链游市场风云再起:GameFi能否再现辉煌?

    链游市场风云再起:GameFi能否再现辉煌? 朋友们,你们还记得2021年那个疯狂的夏天吗?那时候Play To Earn概念像野火一样席卷了整个加密圈。说实话,我当时也被这股热潮裹挟着投了几个项目,结果...你们懂的。但现在,沉寂两年的链游市场似乎正在悄悄苏醒。链游为何会经历寒冬?说实话,作为一个老韭菜,我见过太多"挖提卖"的悲剧了。记得那时候Axie Infinity火爆的时候,菲律宾的玩家们靠这个养家糊口。但很快,游戏内的经济系统就开始... ...[详细]
  • 牛市风口来了!这5大领域藏着真正的财富密码

    牛市风口来了!这5大领域藏着真正的财富密码 朋友们好,我是探哥。最近的行情真是让人热血沸腾啊!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"老韭菜",我特别想跟大家聊聊这轮牛市中最值得关注的几大领域。记得2017年那会儿,多少人错过了DeFi的早期红利?这次可千万别重蹈覆辙了。1. Layer2:以太坊的第二生命线说到Layer2,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ARB和OP这对"双雄"。去年我亲身体验了一下ARB上的交易,那速度、那手续费,跟主网简直是天壤之别!特别是... ...[详细]
  • FTX创始人孤注一掷:一场可能改变审判走向的自我辩护

    FTX创始人孤注一掷:一场可能改变审判走向的自我辩护 CNBC最新消息显示,那个曾经在加密货币圈叱咤风云的FTX创始人Sam Bankman-Fried(大家都习惯叫他SBF)即将做出一个重大决定——他要亲自站上证人席为自己辩护。说实话,当我听到这个消息时,第一反应是:这哥们儿胆子真够大的!要知道,这种高风险动作在重大金融案件里可不常见。我从业十几年,见过太多类似的案子。通常这种情况下,被告律师都会建议当事人保持沉默,让专业的辩护团队来处理。但SBF... ...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