务罗i破X与一场划之行业的债争生门产计加密

FTX与BlockFi破产计划之争:一场加密行业的债务罗生门
最近,加密圈又上演了一出好戏。周三,FTX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交易所,突然对BlockFi的破产计划提出强烈反对。说实话,看到这两家"难兄难弟"互相掐架,不禁让人感慨万千。FTX的律师团队直接指出这个计划"存在根本性缺陷",特别是在对待FTX债权人的问题上"明显不公平"。这让我想起去年那场震惊行业的FTX爆雷事件,当时BlockFi还声称自己是SBF骗局的受害者呢。
现在的情况真是讽刺。FTX被指控挪用客户资金,和Alameda Research玩了一出"左手倒右手"的把戏。可现在呢?他们反而想从BlockFi这个同样陷入破产泥潭的加密借贷平台那里要回贷款和抵押品。FTX在文件中说:"我们不是要阻止BlockFi还债,但必须确保我们的债权人得到公平对待。"这话听起来挺在理,但考虑到FTX自己也是"泥菩萨过江",这种正义凛然的姿态总让人觉得有点黑色幽默。
据我观察,这场纠纷的根源要追溯到去年。BlockFi当时给Alameda放了大量贷款,结果现在收不回来了。有意思的是,7月份曝光的文件显示,BlockFi其实早就知道给Alameda贷款风险很大。他们的风控团队甚至专门写了备忘录警告说Alameda的财务数据没经过审计,抵押品也不靠谱。但问题是,既然知道风险这么大,为什么还要往火坑里跳?这让我想起当年次贷危机时那些银行高管,都是抱着"音乐不停,舞步不止"的心态,最终酿成大祸。
更精彩的是8月份BlockFi的反击。他们直指FTX和Alameda设局骗他们放贷,金额超过10亿美元。现在两家公司互相指责对方是骗子,这种"贼喊捉贼"的戏码在破产法庭上倒是屡见不鲜。FTX欠BlockFi的6.8亿美元抵押贷款还不上,BlockFi又说自己被FTX欺诈,这场面简直比《纸牌屋》还精彩。
说到底,这场纠纷反映的是整个加密借贷行业的系统性风险。当市场疯狂时,大家都把风控抛到脑后;等潮水退去,就开始互相推诿指责。作为旁观者,我只能说:早知今日,何必当初?现在两边的债权人恐怕都在祈祷能多拿回些钱,但在这片混乱中,真正受伤害的永远是小投资者。
相关文章
- 昨晚的美国经济数据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。就像看着一盘半生不熟的牛排,你说它熟了吧还有血水,说它生了吧又焦了一面。ISM非制造业PMI虽然勉强站在荣枯线上,但那股疲软劲谁都看得出来。有意思的是标普服务业PMI反倒给了个惊喜,这种矛盾的信号让市场陷入了短暂的迷惑状态。说实话,我最担心的不是当下这些数据,而是7月CPI可能带来的惊吓。你们想啊,ISM非制造业就业数据这么坚挺,这不是明摆着要给通胀添柴加火吗...2025-10-04
Vitalik账户被盗引发思考:加密货币骗局花样百出,普通人如何自保?
9月10日那天,加密货币圈炸开了锅。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的X账号(原推特)居然被黑了!黑客明目张胆地用他的账号发布了一条"Danksharding纪念NFT免费领取"的消息,虽然很快就被删了,但还是有不少人上当,损失近70万美元。这让我想起两个月前Uniswap创始人Hayden Adams的账号也遭遇了同样的命运,看来这些黑客是盯上区块链圈子的大V了。钓鱼攻击只是冰山一角说...2025-10-04- 嘿朋友们!今天特别想跟大家分享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——我们团队新加入的小伙伴,短短两天时间就实现了7000U的盈利!说实话,看到这个战绩连我自己都有点小激动呢。实战案例分享第一单我们选择了比特币和以太坊的空单策略,稳稳地拿下了2000U的收益。这就像是在下雨天提前带了伞,市场果然按照我们的预期走了一波回调。第二单更是精彩,我们抓住市场反弹的机会,还是比特币和以太坊这对黄金搭档,这次的多单布局直接斩获...2025-10-04
- 作为加密货币市场的"老大哥",比特币最近的表现真是让人又爱又恨。它先是像个醉汉一样跌跌撞撞,现在总算站稳在26,500美元上方。这个价格区间已经反复争夺了好几轮,每次都能引发市场一阵骚动。市场情绪微妙变化,投资者开始"收网"最近的行情回暖可把一些持仓者乐坏了。你看那些"老韭菜"们,终于逮着机会开始获利了结。数据显示,活跃地址数创下5个月新高,平均每天有110万个钱包在动来动去。这就像股市里的"散户...2025-10-04
- 最近比特币市场热闹非凡,我观察到买盘正在悄然积聚力量。作为一名经历过多次牛熊转换的老韭菜,我不得不说这次的市场氛围确实有点意思。看看交易所的订单簿就知道,买单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,明显压过了卖单一头。这让我想起2020年底那波行情启动前的征兆。多空拉锯战:一场26,000美元的攻防战说实话,这两天行情可没少折腾。比特币先是冲到26,700美元附近就蔫了,转头就跌到了26,240美元。这个位置挺关键的...2025-10-04
- 我最近在杭州临平博物馆看到了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儿——工作人员正在给文物"按指纹"。你没听错,就是字面意义上的按指纹!不过这里的"指纹"可比我们普通人手指上的复杂多了。文物保护的新烦恼说起来也挺无奈的。博物馆这些年来最头疼的就是文物外展的事了。你想啊,珍贵文物借出去展览,归还时怎么确认是不是"原装正品"?以前全靠老师傅们的火眼金睛和经验判断,但现在的仿造技术实在太厉害了,连专家都容易被骗。记得有一次...2025-10-04
最新评论